首页 > 综合百科 > 6天6奖!2024年诺奖将于10月7日起陆续公布
2024-10-06

6天6奖!2024年诺奖将于10月7日起陆续公布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十月伊始,科学界最负盛名的诺贝尔奖,正在进入揭晓的倒计时阶段。

2024年诺奖即将花落谁家?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4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7日至14日陆续公布。

2024诺贝尔奖即将公布。(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各项诺奖公布时间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24 年 10 月 7 日,星期一,欧洲标准时间 11:30(CEST),北京时间下午5:30

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PHYSICS

2024 年 10 月 8 日,星期二,欧洲标准时间 11:45 (CEST),北京时间下午5:45

诺贝尔化学奖Nobel Prize inCHEMISTRY

2024 年 10 月 9 日,星期三,欧洲标准时间 11:45 (CEST),北京时间下午5:45

诺贝尔文学奖Nobel Prize inLITERATURE

2024 年 10 月 10 日,星期四,欧洲标准时间 13:00(CEST),北京时间下午7:00

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rize inPEACE

2024 年 10 月 11 日,星期五,欧洲标准时间 11:00 (CEST),北京时间下午5:00

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Prize inECONOMIC

2024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一, 欧洲标准时间 11:45 (CEST),北京时间下午5:45

今年诺奖有哪些不容错过的亮点?

亮点一、中国作家残雪再次高居文学奖赔率榜第一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都会受到极大关注。今年热议最高的人选之一,仍有中国作家残雪。

据英国专门刊登全球博彩的著名网站Nicer Odds显示,自2019年起,残雪连续六年荣登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并在近两年中稳居榜首,成为备受瞩目的获奖热门。

残雪,原名邓小华,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残雪青年时热爱古典西方文学和俄罗斯文学,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等。

残雪称自己的叙事风格为“灵魂文学”,她在作品中呈现出的活跃的想象力和深邃的精神世界,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认为残雪是被低估的中国先锋派作家,也是当代最具实验性的作家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榜单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作家杰拉尔德·穆南,是一名澳大利亚作家。现年已85岁高龄,他在1995年写完《翡翠蓝》后封笔,但穆南在国际文坛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望。

排名第三的是加拿大作家安妮·卡森。她不仅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有着卓越成就,还涉足翻译领域,其代表作包括《爱欲这苦甜》《玻璃、讽刺和神》以及《红色自传:诗体小说》等。而她的本职工作则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深厚的学术背景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被视为诺奖热门人选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此次位列第六。他的写作风格晦涩难懂,人物众多,情节跳跃,但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混乱与困惑,因此深受读者喜爱。

被称为“诺奖陪跑者”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则位列第九。他在去年推出了新长篇《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在国内拥有大量拥趸。尽管多次与诺奖擦肩而过,但村上春树的作品依然深受读者喜爱,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他成为文坛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有趣的是,被中国粉丝爱称为“霉霉”的美国人气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也登上了这份诺贝尔文学赔率榜。

歌手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还真有可能。2016年,鲍勃·迪伦以“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摘得诺奖,还曾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亮点二、诺贝尔奖发展趋势抢先看

在诺奖中,科学发现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验证,才能获得广泛认可和重大奖项。

哪些科研成果,更受诺奖的青睐?近日,《科学美国人》杂志利用诺贝尔奖官方信息,对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或医学三个领域的获奖数据按照子学科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这些数据在时间线上标注了获奖成果的研究日期,呈现出三幅概括图。

诺奖趋势图。(图片来源:科学美国人)

诺奖趋势图。(图片来源:科学美国人)


诺奖趋势图。(图片来源:科学美国人)

尽管诺贝尔奖并不能代表科学的全貌,但它们揭示了塑造关键科学领域的趋势和动力。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潜在的模式,了解哪些子学科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及哪些研究方向可能成为未来的热点。

首先,科学发现的影响力,需要时间来显现。许多突破性研究在刚发表时可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或者其重要性并未被立即认识到。只有随着时间推移,当这些发现被其他研究者验证、扩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价值时,其真正的重要性才逐渐凸显。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诺贝尔奖的颁发时间与其所表彰的最早研究工作之间平均存在约20年的时差。这种“滞后效应”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个领域都普遍存在。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伊万尼迪斯(John Ioannidis)曾研究过诺贝尔奖的颁发及其影响,他指出:“需要时间来证明某项成果不仅满足了好奇心,还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这句话也道出了科学界对研究成果进行长期评估的必要性。

其次,能尽快转化为应用的技术突破或基础研究能更快地获奖。三个领域中获得诺贝尔奖认可时间最短的方向分别为核物理与粒子物理、有机化学、器官和系统研究。

20世纪初,核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往往伴随着实验验证的快速进展,如核反应堆、粒子加速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在核能、粒子探测中的直接应用。

二战期间的原子弹研发以及随后快速发展的核能技术,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很快得到学术界和公众的认可。对于化学领域,有机化学特别是有机合成的研究往往很快能够转化为应用,尤其是在新材料合成、药物研发、工业用品等方面。很多有机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因其合成了重要的分子或药物,直接推动了医药或材料科学的进步,而迅速得到了诺贝尔奖的认可。例如,提出钯催化偶联反应的赫克(Richard Heck)、根岸英一(Negishi Ei-ichi)和铃木章(Suzuki Akira)。

而复杂的理论性研究(如混沌理论相关、量子化学和人类学),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验证和发展,因此也是平均获奖时间间隔最长的学科。

此外,从这些数据中,还可以洞悉现代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交叉性趋势。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例,其中物理化学和有机生物化学占据了最多的获奖人数,且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物理学家获得化学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充分反映出了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的紧密联系。

在诺贝尔奖的舞台上,物理学奖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而在众多子学科中,粒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长期以来都是获奖的热门领域。然而,近年来,天文学和宇宙学研究的获奖数量也在逐渐攀升,这一变化无疑为我们揭示了物理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广泛跨度。

这种跨学科的趋势不仅反映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综合性特征,也凸显了跨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在当今科学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常态,这种交叉往往孕育着重大突破。但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评估研究影响力的复杂性,使得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被推迟。